欢迎来到济南市应急管理局! 无障碍浏览
政企合作深化救援联动——济阳区探索应急救援建设模式小记
发布日期:2020-06-10 信息来源:济阳区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大力推进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基层应急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上,济阳区做了一点探索。

政企合作,组建应急救援“轻骑兵”

本着优势互补、双向推动、协同发展的原则,形成人才、技术、资源的共享与互动,济阳区围绕“全灾种、全覆盖、大发展”救援需要,明确了构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力量”三个梯次应急救援体系的改革发展思路。借助第三方救援服务公司专业救援车辆器材设备、专业应急救援人员、专业救援能力的优势,2019年10月与社会力量进行“政企合作”,建成了回河应急救援站,组建应急救援“轻骑兵”。目前,济北街道、济阳街道应急救援站在筹划建设中,计划9月底前建成。济阳区政府也正在积极协调土地指标,与中石油济南输油气分公司所属维抢修队合作,建立危化品事故及防汛抗旱应急救援专业救援力量。

弥补短板,构建一站式应急救援体系

济阳区充分发挥合作企业“高、精、尖”和“小、快、灵”优势,以专业的“四个队伍”应急力量为基础,以应急救援“一站式”服务体系建设为根本,从信息共享、大数据筛查、安全隐患排查、安全风险评估、消防设施设备检测,应急预案编制及评审、应急救援站软硬件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与支援,到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组建、管理、训练、备勤、演练以及突发事故快速反应、有效处置,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要素、全体系、多灾种的“一站式”应急救援服务。

依托专业化力量,弥补济阳区的救援短板,提升应对、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济阳区应急管理改革产生更大“化学反应”。

深化联动,构建应急救援新格局

依托智慧应急系统能够对重点危险源和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监控,可以对应急指挥中心和各应急救援队伍进行互通互联,实现“一键报警”“一呼百应”实现情报信息互通共享、平台数据互联互通、监测预警协作配合、应急预案联合编制、突发事件协同应对、应急队伍支援协作、应急物资优化整合、应急交通联合保障,构建覆盖全面、合作深入、协调有序、处置高效的应急救援联动格局,做到预防在先,监控到位,指挥高效、联勤联动,在区应急救援中“打早灭小”,将事故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为济阳发展保驾护航。

资源互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济阳区应急救援站的建设模式采用企业自投、自建,政府扶持运营的模式,由政府提供建站场地,企业负责投资建设应急救援站、派遣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专业的应急救援车辆器材设备并负责运营管理的模式,提供“一站式”应急救援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签订5年合同,每年按照建站投入总价的百分之二十给企业以租赁费用,应急队员所需费用由政府承担,5年后,所建应急救援站车辆器材设备等收归政府所有,以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让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免去了既要搞救援站硬件建设和队伍建设,又要聘请专业团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筛选应急救援车辆装备器材等琐碎事项,特别针对经济薄弱地区,让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节省巨大人力物力精力财力用于安全生产和经济建设。

规范建设,有效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日前,济阳区印发了《济南市济阳区应急管理三年规划(2020--2022年)》和《2020年济南市济阳区应急救援站建设实施方案》,在应急力量建设上,积极探索与社会第三方开展多层次合作,依托专业化社会救援力量,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应急救援工作格局。加强基层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开展以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为主要内容的乡镇(街道)、园区应急管理能力“六有”标准化建设,开展以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村(社区)应急服务站“三有”标准化建设。通过建设应急救援站,推动建设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实现安全隐患专人查,安全宣传专人做,突发事件专人处置。确实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综合救援整体,全面提升济阳区应急救援水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