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应急预案遭遇措手不及,怎么办? | ||||
|
||||
据媒体报道,5月1日12时42分,受保定市境内大风天气影响,京广高铁定州东至保定东间接触网挂异物,导致京广高铁上下行部分列车晚点。受此影响,北京西站滞留大量旅客,车站方面未能及时作出回应。直到5月2日22点14分,北京西站官方微博发布了5月1日和5月2日停运列车信息。此次停运事故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然而,此事发生的原因并不复杂,是京广线高铁定州市境内因大风吹扬地膜,致接触网发生故障。据笔者所知,高铁遭遇异物入侵接触网的事件时有发生,但造成类似北京西站瘫痪至深夜,致数万名乘客被迫滞留在车站广场达10余个小时,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可以说,在“四不两直”的应急预案“现实版”演练考核中,相关铁路部门及北京西站无疑交了一份不令人满意的答卷。 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的《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管理办法》,从高铁线路安全防护、高铁设施安全防护、高铁运营安全防护、高铁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高速铁路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500米范围内,不得升放风筝、气球、孔明灯等飘浮物体,不得使用弓弩、弹弓、汽枪等攻击性器械从事可能危害高速铁路安全的行为。在高速铁路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升放无人机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对高速铁路线路两侧的塑料大棚、彩钢棚、广告牌、防尘网等轻质建筑物、构筑物,其所有权人或者实际控制人应当采取加固防护措施,并对塑料薄膜、锡箔纸、彩钢瓦、铁皮等建造、构造材料及时清理,防止大风天气条件下危害高速铁路安全。但事故总是防不胜防,没想到让地膜借着大风钻了空子,令人措手不及,使看似编制严密而管用的应急预案成了纸上谈兵。 值得庆幸的是,即便在乘客认为“应急能力低下、服务意识欠缺、管理手段落后、基础设施差劲”的复杂局面下,“现场乘客纵然心灰意冷、精疲力尽,并没有过激行为,依然听从指挥,没有发生踩踏事件”。北京西站官方微博发文表示“对影响出行的旅客深表歉意”,实属应该和必须做的。其实,更需要做的是如何举一反三吸取教训,防范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这既需要所有铁路人的努力,更需要铁路沿线各级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吃一堑,长一智。在做好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中,不能总是靠事故倒逼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责任的落实和应急能力水平的提升。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没问题”当成“有问题”来看,把“小隐患”当成“大事故”来抓,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来反思,敢于顶真、碰硬,“找茬”“挑刺”,有效防范遏制事故,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张向阳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