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停工停产,岂能按下监管暂停键? | ||||
|
||||
■温 波 日前,据媒体报道,国务院安委会第七督导检查组前往西藏林芝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发现一医院建设工地停工期配电箱失管失控。一段时间以来,停工停产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并不鲜见。对此,笔者认为,加强停工停产企业安全监管,是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的迫切需要。 不可否认,停工停产企业安全隐患和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并不代表安全监管就可以按下“暂停键”、画上“休止符”。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无论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是会发生。防止停工停产企业成为安全监管的盲区,既需要负有安全生产监督职责的部门主动担当作为,也需要生产经营单位完善安全隐患查摆、消除机制,更需要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的社会监督。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两个至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以大格局、大视野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坚决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负有安全生产监督职责的部门要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工作要求,把停工停产企业纳入各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年度计划,督促企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和安全教育培训,加大对停工停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法律知识和技术的宣传力度,指导其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停工停产企业要加快转变经营理念,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在生产经营行为依法终结前该投入的要投入,算好“经济账”“发展账”“生命账”。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巡查,建好问题隐患整改台账,严防安全检查“走过场”,影响企业安全发展。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