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一定高度警惕“躺平”思想 | ||||
|
||||
☆血的事故教训一再警示我们,安全生产一刻也不能放松,松一松,事故就会攻一攻;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怎么强调、怎么检查、怎么严格都不为过 ☆要着眼新时代新要求,围绕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谋篇布局,坚持哪里有短板,工作举措就往哪里聚焦发力;哪里有风险隐患,治理行动就在哪里深化 ☆要深刻把握好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与各行业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层次、各个要素的关联性和耦合性,防止全局性决策部署由少数部门推进落实现象发生 针对国务院安委会制定部署的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目前各地都在紧锣密鼓细化贯彻落实。然而,笔者发现,个别基层部门人员竟对此不以为然,“没完没了的安全检查,忙得人喘不过气来”。面对安全生产大检查,个别企业人员说“我们已经习惯了,也没啥好办法,查出问题处罚呗”。这些已经不是一般的畏难情绪和消极厌战心理,而是一种对安全生产“躺平”的错误思想,必须高度警惕,立即纠正。 血的事故教训一再警示我们,安全生产一刻也不能放松,松一松,事故就会攻一攻;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怎么强调、怎么检查、怎么严格都不为过。在复杂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面前,部分地区、部门和企业面对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依然麻木不仁,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和责任担当,稀里糊涂过日子。一方面,对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求,不认真学习领会,不主动结合实际作深入调查研究,寻求对策措施,一味强调基层人少事多,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在贯彻落实中避重就轻、去难求易,文件一发了之,会议一开了之;另一方面,部分地区、部门和企业对一些长期存在的风险隐患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还没有完全彻底解决,嘴上功夫多,真抓实干少。在疫情防控中,面对安全生产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显得束手无策。试想,这种被动局面不改变,如何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如何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 “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条条都抓住了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条条都是硬规定、硬措施。但最终效果如何,关键看落实。 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牢牵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紧盯安全生产顽瘴痼疾和重大风险隐患,扎扎实实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一项一项抓落实,一条一条见真章。要着眼新时代新要求,围绕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谋篇布局,坚持哪里有短板,工作举措就往哪里聚焦发力;哪里有风险隐患,治理行动就在哪里深化。要正确处理好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着力破解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体系性缺失和政策性短板,把解决问题和制度建设统筹起来考虑,注重优化政策举措,着力提升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制定深入排查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专项治理和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的时序推进表,切实加强统筹和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各级政府及应急管理部门要着力提升安委办统筹协调能力,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凝聚起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的强大合力。要成立工作专班,对照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逐项逐条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抓住关键环节,集中力量资源,构建上下联动、部门跟进、企业配合的工作机制。要深刻把握好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与各行业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层次、各个要素的关联性和耦合性,防止全局性决策部署由少数部门推进落实现象发生。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作用,引导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加强舆论监督,推进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落实到位。要把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列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对每项既定任务,要实行常态化督查、定期通报、及时会办,好的典型大力宣传,不好的案例曝光警示,确保发现问题迅速解决。要综合运用好纪检监察手段,严肃查纠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确保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各项目标任务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完成。 作者:张中宝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