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压实员工责任靠什么? | ||||
|
||||
■冯建荣 责任重、落实难,想必是当前一些企业面临的困扰之一。笔者在安全监管一线工作多年,发现部分企业在落实一线岗位员工安全生产责任方面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风险辨识不全面、安全意识淡薄、岗位职责不明确、岗位操作卡落实不力、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等方面。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些企业编制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本身就不科学,对一线岗位员工的管理也不到位,导致员工安全意识淡薄,责任落实不下去。笔者结合国家法律法规、系列规范性文件和监管经验,认为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科学制定,让员工心里有风险。在制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时,不能东拼西凑,搞形式主义。要结合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制定符合本企业的规定,还可以发动全体员工辨识生产系统、设备设施、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建立岗位安全风险确认制度,实行“一岗位一清单”的管控模式,让一线岗位员工心里时刻想着岗位风险,并牢记与自身安全健康息息相关,确保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在一线得到落实。 精准识别,让员工眼里有隐患。企业应对照隐患判定标准建立健全岗位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完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记录、通报、报告等重点环节的程序、方法和各项要求,推动岗位员工全程参与,自觉强化对本岗位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和管控。员工通过精准识别岗位隐患,有效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保障设备设施完好有效。 加强建设,让员工身边有标准。为提高员工对操作规程的执行力,企业可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建设这项“牛鼻子工程”,促进员工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推进一线岗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