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开展2023年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启用演练暨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 ||||
|
||||
在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弘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想,确保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高效、有序的启动应急避难场所,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切实发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5月10日,2023年济南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启用演练暨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在泉城公园温室广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举行,本次演练由济南市应急管理局、济南市地震监测中心、历下区政府主办,历下区应急局、趵突泉街道办事处承办。 山东省应急厅海洋地震地质灾害救援处处长张云震,山东省地震局监测预报与科技处副处长许丹莅临指导。济南市应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孟国锋,济南市地震监测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郑卫国,历下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凤祥,趵突泉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赵中建出席活动。 本次演练模拟5月10日上午9:30济南市发生M5.8级地震,市区部分房屋损毁,居民受伤,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启用应急避难场所安置灾民并按照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历下区政府在接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通知后迅速行动,设立历下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泉城公园管理处按照《泉城公园避难场所地震应急预案》有关要求,在泉城公园温室广场设立泉城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疏散安置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避难场所。人员疏散组、医疗救护组、治安保卫组等专项小组在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应急指挥部的统筹下,各司其职,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启用应急避难场所相应功能,共同维护避险秩序。演练分为避难场所启用、人员疏散、应急保障和场所关闭4个阶段,设置应急指挥部开设、人员紧急疏散安置、医疗卫生保障、治安维护保障、通讯信息保障等7类演练科目,各参演人员通力合作、对接顺畅,演练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演练坚持以练为主、贴近实战原则,调动了国网历下供电公司,济南易通城市建设集团、历下区疾控中心、山东猎隼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地矿局801水文队等单位的应急救援队伍。历下区趵突泉街道办事处积极协助做好演练承办工作,发动组织网格员、志愿者、公安、交警、医护、应急救援站等多方力量,整个演练活动参演力量约100余人,各类应急设备25余台。 演练结束后,山东省地震局监测预报与科技处许丹对演练进行了点评,指出此次演练组织严密,科目设置合理,既演练检验了预案,又锻炼了队伍,取得了预期效果,展示了济南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完善的程度,以及应急救援队伍的风采。山东省应急厅海洋地震地质灾害救援处处长张云震,指出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防震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性;强化应急演练,切实提高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战性;健全制度机制,大力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及管理。 现场,市地震监测中心向市民发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通过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展板,引导市民了解学习地震、防震减灾、应急避险有关知识,组织地震知识有奖答题活动,现场市民群众积极参与,踊跃答题。 通过此次演练活动,着力提升全市地震灾害救援能力,进一步磨合各部门之间协同联动机制,确保能够及时、高效、有序的启动应急避难场所,同时引导群众了解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避震自救互救、防震减灾的有关知识,切实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水平。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