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区:聚力“三化”建设 推动应急管理支撑保障能力提质增效 | ||||
|
||||
近年来,历城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锚定重点、焦点和地区特色,积极整合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力量资源,聚力风险感知网络一体化、灾害监测预警智能化、应急指挥调度可视化建设,着力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基层应急管理支撑保障能力,提升应急管理工作质效。 风险感知网络一体化 走进历城区应急指挥部,映入眼前的是一个16.7米×2.9米的超长大屏幕,屏幕左边显示着安全生产“审计式”监督检查系统实时数据,中间显示着林区所有摄像头的监控信息,右边显示着城市铁路涵洞、低洼路段的视频监控。该指挥部已接入区委政法委“雪亮工程”、区园林局“林火监控平台”、区水务局“海绵城市防汛”、区农业农村局“数字乡村”、区市场监管局“云之梯”、区应急局“危化品安全风险数字化管控系统”等共10000余路的监控信息,打破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数据共享与互通,解决“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等问题,各类应急资源实现一框搜索、一图呈现,做到安全生产、森林防火、防汛减灾、城市安全运行等各领域信息态势的一网统管、一屏展示,构建了一体化风险感知网络体系。 灾害监测预警智能化 历城区应急局积极推动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利用大数据、视频融合、物联网+等技术,进行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智能化改造。“林火监控平台”设置了17处高点视频监控和42处语音卡口智能监控,基本覆盖了历城区重点防火林区,平台24小时在线运行,监控摄像头具备可见光和热成像功能,能够自动识别热源、火点、浓烟等事件,对“火情”进行自动报警。“海绵城市防汛系统”实时监控全区36个重点路口、11处低洼路段、5个水库的运行情况,系统能够自动监测积水深度,结合“雪亮工程”6000余路监控资源,为防汛期间发布预警、交通管制、排积水、清理倒伏树木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为打造智能化的灾害隐患监测预警平台,危化品企业非在线执法检查、电气焊作业智能化综合监管、电动车进电梯上楼报警提醒等多个系统也已在指挥部上线运行。 应急指挥调度可视化 历城区不断强化“三断”情况下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先后部署华为应急专线、小鱼易连系统,配备160台应急对讲机、2部卫星电话、5台单兵可视终端、3架无人机、1台布控球、1套移动应急指挥箱、1辆中型移动指挥车等信息化装备,建立三级应急通信保障梯队,具备突发事件现场可视化回传,初步构建起“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指挥体系。指挥大厅、多功能会议室、会商决策室可同时满足3种不同类型的应急调度和视频会议使用需要,为指挥决策会商提供直观可视化便利条件。利用智慧应急管理平台,将应急预案响应流程、部门职责、责任人、联系电话进行数字化分解,通过一键启动响应、一键派发任务、一键协调联动,实现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使用中型指挥车、移动应急指挥箱、无人机、布控球、广域定位对讲机,搭建突发事件现场前线移动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实时采集现场图像、语音、数据,同时传输到现场指挥部和远端省区市各级指挥部,指挥人员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现场情况,第一时间开展指挥调度,协调部署灾害、事故现场各种救援力量,实现了可视化的应急指挥调度模式。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