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济南市应急管理局! 无障碍浏览
起步区:减灾社区先行试点 筑牢防灾减灾坚固防线
发布日期:2024-12-26 信息来源:济南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救灾的前沿阵地,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对于预防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意义重大。今年以来,起步区选取辖区4个街道8个社区(村居)作为先行试点,持续加强组织管理、风险评估、隐患治理、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应急物资保障、应急力量建设、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升社区(村居)综合减灾能力,持续夯实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

资源整合,夯实社区防灾减灾基础

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区应急管理办公室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各街道办事处等责任单位协同发力,各村居(社区)成立综合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把防灾减灾工作落实到人,切实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履行好防灾减灾工作职责。

崔寨街道银丰世纪公园社区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应急预案,提高社区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组织了应急疏散演练、消防演习等一系列组织严密、针对性强的预案演练活动,吸引了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切实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意识。

太平街道羊栏口社区因地制宜、积极统筹整合各方防灾减灾资源,致力于完善社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点建设,从消防器材、急救工具,到防汛沙袋、防寒衣物等,逐一清点库存,实现有序管理,在社区内设置了微型消防站,有专人负责日常管理维护,确保关键时刻都“靠得住、用得上、救得快”,与附近超市达成物资储备协议,保障突发情况下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应急避难场所是综合减灾社区创建中的重要一环,这些场所已成为老百姓身边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生命庇护站”,崔寨街道王河社区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规范避难场所建设,设置应急标识、警示牌,进行功能分区,并向社区群众进行宣传告知,明确应急避难场所管理负责人员,加强避难场所的日常检查和硬件设施的日常维护等工作。

协同共建,筑牢社区防灾减灾屏障

在推进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进程中,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作为预防灾害事故的核心环节至关重要,起步区灾害信息员、网格员守岗尽责,居民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全面排查治理隐患和薄弱环节,并加大整改力度,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减灾社区先行试点率先实现了排查隐患“不下线”,社区安全“常在线”。

大桥街道鹊华九里居社区将网格员和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工作积极性、报灾专业性和预警及时性,充分发挥其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发现灾情第一时间上报,最短时间传递预警信息,确保及时救援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推进灾害事故风险隐患网格化管理,实现社区网格化覆盖率100%。

孙耿街道银薛家庄社区对脆弱人群进行结对帮扶、精准服务,制定了脆弱人群清单,一旦意外发生,及时调动人员重点保障,使他们得到妥善安置。发动党员和居民骨干成立志愿队伍,配合社区对消防通道堵塞、楼道堆放杂物等各类潜在安全隐患进行逐一细致排查,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居民群众营造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居住环境。

宣教深化,提升社区防灾减灾效能

居民是社区应急管理的核心主体,增强他们的应急意识和技能是当务之急,起步区减灾委办公室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涵盖火灾逃生技巧、地震避险姿势等,增强了居民应对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

太平街道庙廊北街村在醒目位置设立防灾减灾宣传栏,张贴“火灾预防与逃生知识”“如何应对洪涝灾害”“地震逃生自救互救技巧”等宣传画,通过海报、网格微信群、沿街显示屏、敲门入户等形式,广泛宣传,全面增强居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强化居民安全责任意识。

孙耿街道银薛家庄社区将防灾减灾科普融入各类活动中,结合“三八妇女节”、暑期托管班等特殊节点,以普及灾害预防、救护知识和救助技能为重点,举办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各类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居民的应急处置能力以及自救水平。

孙耿街道魏家社区向退役军人家庭派发家庭应急包,内置应急工具盒、灭火毯、应急逃生绳等应急用品,并介绍应急包内的物品配置及操作方法,强调在日常生活和防灾救援中的重要性,确保退役军人在应对突发灾害时能及时自救正确施救,让应急包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带动提升周围家庭对应急包的知晓率和配备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主动防灾减灾的意识,提升基层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韧性和能力。

基层减灾能力提升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起步区将在8个试点社区总结先行做法的基础上,继续推广成功经验,从完善应急设施设备到增强居民应急意识和技能,从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到加强与外部力量协作,全方位加强社区防灾减灾基础建设,真正为辖区居民筑牢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保障起步区和谐、稳定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