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济南市应急管理局! 无障碍浏览
【评论】练好“绣花功夫”,规范涉企安全检查
发布日期:2025-01-14 信息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浏览次数: 字号:[ ]


营商环境怎么样,企业最敏感。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印发,坚决遏制乱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涉企安全检查作为涉企行政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既关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又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平衡“监管不缺位”与“无事不打扰”,合法合规地开展涉企检查并守护企业安全发展,考验着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在这方面,安全监管人员需练好“绣花功夫”。

开展有效检查是基本前提。安全监管人员作为检查主体,决定着检查的质量和成效。持续加强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建设,是开展高质量检查的题中应有之义。监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也有助于保障安全检查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安全专家作为检查的“智囊团”,对检查工作的开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针对一些专家对标准规范的理解不统一这一“痛点”,有关部门应精准施策,大力宣贯解读标准规范,分析研判专家意见,解决对标准理解不统一的问题。同时,检查的重点应放在关键处、着力点,如重大危险源管理、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等具有基础性、根本性意义的事项上,有的放矢,提高精准度。检查理念也应由传统的、单纯的检查向执法检查加指导帮扶转变,让检查活动同时成为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培训,激发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主动性,引导企业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帮助其提升“我要查”的能力和效果,从根本上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实施无扰监管是关键所在。对企业检查应最大限度减少检查频次,安全监管也应尽量做到无事不扰,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须下一番工夫。一方面,要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推动企业实现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扎实做好强基固本工作,通过行之有效并覆盖全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先进适用并健康运行的技术装备、科学完备并严格执行的规章制度、个性化推进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另一方面,要强化线上监管。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能进行线上检查的不开展线下检查,尤其是对于高危企业,通过信息化监测平台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每日在线巡查,利用视频监控、数据分析、监测预警等方式研判企业安全状况,及时进行风险辨识和干预,帮助企业实时消除风险隐患。

优化工作机制是根本保障。“于法有据、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精准高效”的工作目标,需要良好的工作机制来牵引带动。实施检查的行政主体应具备法定资格,按照公布的行政检查事项、依据、标准、计划、频次等实施检查,综合运用合并检查、联合检查、分级分类检查等方法,严控检查人员数量,严禁违规异地检查,落实“五个严禁”“八个不得”。

国家层面已明确了行政检查的四梁八柱,为基层安全监管人员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方向,应深入学习、认真领悟、精细谋划、严格落实,在现有工作基础上不断优化、完善,构建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持续提高安全检查的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规范涉企安全检查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致广大而尽精微,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以高标准、严要求、细举措、实作风书写安全检查“大文章”,为优化营商环境蓄势增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