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整治资格证书造假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 ||||
|
||||
近年来,安全生产领域的一些资格证书造假现象并不罕见,人们常见的电梯运维、空调安装等特种作业,以及电工带电作业、矿工井下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等,都被曝光过从业人员持假证上岗的案例,其中不乏一些因不具备专业能力而导致的亡人事故,教训惨痛。 此番最高法发布的典型案例传递出一个信号,即在接近法定最高刑适用刑罚,并加大对犯罪分子的经济制裁力度,剥夺或者削弱其再犯罪的经济能力,以此彰显严惩态度。这有望实现更大力度的震慑和警示。 打击治理假证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的任务。眼下,除了“管证”的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治理手段,“用证”的企业也要有践行安全生产理念的自觉,让“用工必查证、查证必验证、验证必官网”成为基本操作。长远看,“持证”从业者数量不足的问题也应引起更多重视,有更多应对。 安全生产,可以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重要基石,而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相当于安全生产的一个“隐形杀手”,威胁着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管为了每个小家的平安,还是为了社会这个大家庭的稳固,我们都不能允许滥竽充数者的存在,也必须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摘自12月26日《工人日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