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济南市应急管理局! 无障碍浏览
【评论】共同努力抓实“一老一小”安全宣教
发布日期:2025-02-06 信息来源:济南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将健全完善公共安全社会共治体系,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和灾害高风险时段,抓实安全宣传“五进”,提升全社会安全素质和应急能力。

“一老一小”是各类灾害发生时自救能力较弱的群体,事关千家万户。特别是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当下,加强“一老一小”人群安全宣教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这不仅关乎他们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质量,更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与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守护他们的安全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一老一小”群体由于反应速度慢、认知能力弱等生理特点,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安全风险。一旦发生意外,就可能影响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针对“一老一小”人群的安全宣教,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一些地方对此重视程度还不够,覆盖范围有限,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成了盲区、空白;宣教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没有考虑到“一老一小”人群的身心特点,互动环节较少,难以激发他们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宣教的持续性和系统性不足,往往是一次性活动,缺乏长效机制,难以使安全意识和技能真正入脑入心。

如何加强对“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的安全宣教?笔者认为,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各方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安全宣教在政策法规和资金上的投入和支持,规范和引导安全宣传“五进”深入持续开展,让更多地区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以及更多“一老一小”人群有机会参加安全宣教。“一老一小”人群安全宣教涉及多个部门,如应急管理、消防、民政、教育、卫健、妇联等。各单位和部门应该协同合作,通过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一老一小”人群安全宣教工作深入开展。此外,“一老一小”人员所在的敬老院、医养中心、学校等单位的安全也非常重要。各部门应该靠前服务、精准施策,通过联合排查、上门指导等形式,筑牢此类场所“安全网”。

在宣教形式和内容方面,除了传统讲座、演练等形式,可以增加更多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宣教方式,如安全知识竞赛、模拟场景体验、线上安全游戏,以及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现场实操等方式,吸引“一老一小”人员参与积极性。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域的特点,进一步丰富和细化宣教内容。

要注重建立长效宣教机制。比如,对“一小”人员的安全宣教,各类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将安全宣教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增强教师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素养。尤其是要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宣教效果和需求,以便对其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

“一老一小”是每个家庭的牵挂,守护他们的安全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各地应把握“一老一小”人群需求“风向标”,常态化开展安全宣教工作,用心、用情、用力为“一老一小”人群筑牢安全教育防线,让“夕阳”更美,让“朝阳”更红。同时,通过“一老一小”人群,以点带面让安全知识扩散传播,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从而提升全社会的安全素质水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